以台語溫暖的問候,喚醒對童時回憶,感受到屬於台灣風土人情的親切感。
意識到台語文化漸漸消逝,期望以自己微小的力量,在文宣品、網站、乃至於日常問候的細節之中,讓台語文的元素遍地開花。
雖然『杉仔桶·米糕研究所』店內年輕的工作人員,不一定說得一口輪轉的台語,
但我們擁有一個熱忱的心、彼此鼓勵學習,希望為文化的傳承盡一點力。
語言,是人使用出來的。
如果您來店裡,不妨試著與我們以台語攀談,
讓這個可愛又美妙的語言,有延續下去的生命力。
一跤杉仔桶,貯偌濟台灣味記持?
一碗米糕,載偌濟咧欲流失的文化手藝?
過去,台灣街頭的點心擔,逐擔都有厲害的手藝,
會當得人呵咾的,攏有予人無法度放袂記的好滋味。
「速食」的時代來臨,為欲追求效率,濟濟記持中的氣味沓沓走精,為欲縮短時間,聊聊仔放棄真濟工序。
煩惱熟似的台灣街頭味佇按呢的過程中慢慢仔消失,
阮揀選,在地新鮮的臺灣食材。
阮用心,認真處理逐个料理細節。
阮希望,共消失的技藝佮氣味走揣轉來。
這條共台灣點心抾倒轉來的路,
有對這片土地的關懷,
有對台灣多元的食食文化的驕傲,
予講究的台灣味,會通繼續傳承,行向全世界。
啥物是一份小小的滿足?
細睚碗仔的米糕足幼路,
食的是內面逐項配料的大學問;
食芳衝衝的獨家肉燥;
食特製的杉仔炊食機煮出來的飯;
食老店純手工炒的魚酥;
食用心豉的甜閣解油的娘仔瓜。
細睚碗仔的牛雜仔,
啉的是幼膩料理手法的大工夫;
啉台灣牛肉長時間炕的清甜回甘的湯頭,
細睚碗仔,食台灣食材的鮮,
食台灣點心的文武雙全。
細睚碗仔,希望共藏佇內底的山珍海味,
真頂真閣無保留,完全獻予你。